live with passion

What a wonderful world!

Sunday, December 26, 2004

The sleeping beauty

Like what is said in the advertisement: it is really a magic.Fantastic, dazzling, magnificant..... all can be used here to express the feeling when i saw their performence.

It is a travel for my eyes and my heart. It is a dream, and should be a dream of many boys and girls. If I saw the opera several years before, the Prince would be my "白马王子“, in the dream of course:)

A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elegant, love and hate, bright and dark.
A delicate expression of the 柴科夫斯基 's music: the sleeping beauty.

Monday, December 20, 2004

回家-2004


当飞机降落在樟宜机场,我放松的心又提了起来,我知道生活又回到了原先的轨道,每天为了实验或者说为个不知的未来劳累。耳边吹来的风凉凉的,不像是在新加坡,而是在青岛或者登封,或者是我的老家那拂过了万顷麦田的小风。
----题记



家乡美
走了很远的路,才发现原来回家的那段最美。

父母都还是老样子,只是难掩脸上的喜悦。倒是哥哥姐姐老了不少,想想他们的孩子都读初中了,高高的个子远远超过了我,我们怎能不老呢?兄妹在一块少了以前的争斗,多了些相互的理解和关心。
为了我们回家,母亲专门跑到县城给我们买的新床单,新窗帘,很漂亮。在爸妈的身边,我的心时时刻刻被幸福充盈,那种温暖的感觉把在外拚搏一年的劳累赶得无影无踪。妈妈跟我说:感觉像过年一样。我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很多的内容。


人老了,像小孩一样,开始需要我们做儿女的去保护和关心他们。可是我常年在外,他们往往怕我担心,能不说的就不说了。只有等到我回家的时候,才把有些事讲给我听。听到的已经成了故事,可当时他们所受的苦,身体上受到的伤痛,我却不能分担一点。


乡村的生活安静平和,很多驴友追求的那种,我们这里都有:清新的风吹拂着宽阔的麦田;晴朗的天空下,或悠闲或忙碌的人们;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及小贩的吆喝声;还有夜晚满天繁星下路边门口拉家常的人们。我喜欢这样的生活,可是我不是我自己。

以前我喜欢每天傍晚的时候坐在房顶看天看云,远处的山和天空中多姿多彩的云一唱一和,而偶尔飞过的小鸟则让天空活了起来,让你的目光尽可以随着她翩翩起舞。

离开的早晨,地平线上橙红的太阳,正慢慢的从低矮的村庄上空升起。车厢里乱哄哄的,我又有点想哭了,耳边传来那首很熟悉的歌:临行临别才顿感哀伤的漂亮,原来全是你令我的思忆漫长,何年何月才又可今宵一样,停留凝望里让眼睛讲彼此立场,当某天雨点轻敲你窗,当风声吹乱你构想,可否抽空想这张旧模样。来日纵使千千阕歌飘於远方我路上,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,都比不起这宵美丽,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。

军人
他的父亲曾经是个军人,和黄继光一个部队的,空降15军。父亲转业回来有十几年了,要不是我们鼓动他们二老出去走走,也不会有这次的泰山之行。山没怎么爬,父亲的老战友倒是见了不少。

大部分战友分开已有30年,当年的小兵现在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,有一般市民也有做官的;有的开车来,也有骑自行车几十里路赶过来的。那股热乎劲,那种言语行动之间流露的超越了时空的友谊,让我除了感动之外也有些羡慕。他们有的喊父亲老班长,有的喊首长,也有直呼姓名;而父亲则叫着他们的名字像是自己的孩子,也有几个人被叫做狗腿子。饭桌上大家顾不得吃饭,只喝酒,说话,忙着把多年的心里话统统倒出来。

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们来酒店拜见父亲,哪怕没说上几句话,就围在身边坐坐也好,给孩子们看看爸爸整日念叨着的老班长。时光好像突然之间转了个弯,站在眼前的孩子们,陌生又熟悉,恍若当年那个刚刚穿上军装的小兵,正高高兴兴的准备和老班长合影留念呢。

在泰安的几天里,爸爸一直很激动,说了很多话,平时我们不常听到的,有关那个特定环境下有些故事。那些叔叔,也仿佛回到了在部队的时光。我心里一直在想: 是什么让他们的友谊这样历久弥坚?是那个年代,那个特别的部队环境里,他们所共同经历的青春吗?


你的青岛我的梦
三年了,我又来到了青岛,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,除了天气有些阴冷。
由于时间短暂,景点只是匆匆的串了一遍,像是回忆,可留在嘴里的啤酒香还在,买的两件衣服就挂在窗外,鲜艳的红色提醒着我,那个2004青岛的梦。

五叔包了辆出租车,我们5个人挤在一辆车里,去赴崂山的约。车子沿着海岸线行驶,满眼的都是风景,蓝天碧海,绿树红房。一切都是那么舒坦,连跑进窗口的凉凉的海风都撩拨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,而我们谈兴正浓。

远远的就看到崂山的那一抹绿,从海边开始蔓延,一直把天空挡了一半。公路依山而建,左边是开的满满的小黄花,随风摇摆着;右边深深的海,把风随着翻滚的波浪送来,海更蓝,风更劲,我们朝风景更深处挺进。


崂山不仅有丰富的海鲜,更有崂山好茶,把青岛的美名带到全国。一垄垄的茶种了漫山坡,也有不少种在修整过的梯田里,翠绿的嫩叶迎风招展。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,没有看到采茶的姑娘,更别谈茶叶香。

半个多小时以后,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,可天公不做美,由于风势太大,上崂山的索道关闭了。咋办?开车的师傅建议我们去华严寺,说是个新开发的不错的景点,于是我们又朝华严寺出发了,心里惴惴的,不知是否又是失望而归。旅游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问题,或者刮风下雨,或者吃住搭车,都有可能出现问题,这种时候最好要有耐心,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持愉悦的心态。

华严寺只是一个普通的寺,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。我不想踩着一朵朵刻在石阶上形态各异的莲花以求步步高升,也不会认为过了那道有很多浮雕佛像的门就可以一步登天,或者听那些千篇一律的所谓的免费导游的解说;只想就这样拾级而上,去感受这山间的灵气,和这座寺庙的设计者所花的心思,细微处寻觅大家的精华所在。

下山的时候,发现躲在某小摊后面一扇门,曰“塔林”,走进去一看,别有洞天呢。这里不能叫塔林,就几座塔而已,比起少林寺的塔林真是寒碜。倒是有一条小路通向竹林深处,我想应该是通到山顶的吧。大家都来了兴致,我们寻寻觅觅,享受着这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。路上几乎没人,这山像是我们的。一家人在一起,说说笑笑,比起很多外人陪着自在多了。

崂山的厕所很“豪华”。林荫之中的这座小房不仅有精致的壁画,还有沙发供人休息。我心里一阵纳闷,以为走错了地方。进去“留恋”了半天,爸妈都等急了:)

心满意足的我们,原路返回,在五四广场下来,慢慢的往回溜达。五四广场有好几个放风筝的高手,那种风筝由好几根线控制,可以保证风筝或平行,或竖直,或旋转的飞翔。我站在那风筝人后,手有点痒。可是和爸妈在一起,我不好太放肆。买的两个风筝,一个送给了青岛的亲戚,一个送给了哥哥的小孩,剩下一点回忆给自己。
离开的时候,我问自己,还会不会再回来这里?不知道。青岛这样的城市,有美丽也有难掩的瑕疵。象是那些出租车司机,落后的饮食业的服务及卫生状况,还有音乐广场的被人当地板踩的大型钢琴。。。。。仿佛又听到优伤的音乐,蔓延在音乐广场的上空。

火车开了,我躺下来,很快就睡着了,无梦。


郑州
读大学的时候,每次火车都路过这个城市,后来结婚,因为这是他的城市,有了每次的驻足。可是也只去过几次,象是旅人,多的是陌生。有点象家,却不象回到父母身边时的放纵和自由。

短短的一个星期,时间在车上饭桌上溜走,谈笑间从唇齿间溜走。总在想这就是我抗争了很久所得来的假期吗? 有一点点遗憾,可是又感觉是应该做的。有点想说这种情形象是去还债,可那浓浓的亲情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暖在心间?

觉得两年的时间很短,短到好象什么都没有改变。可是这两年里,妈妈脚腕摔骨折一次,肝脏动手术一次,那孤孤单单的时光啊,是多么漫长。看到妈妈肚子上长长的刀疤,心里一阵阵的难受。爸爸看起来变化不大,可是仔细说来,却也是有很多潜在的病因。生命在这里和疾病抗争,赛跑。希望他们可以健康,快乐的安度晚年。

家里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很多。萌萌比以前长高了,伶牙俐齿的,笑起来眼睛弯弯的,满脸的幸福。尤其是她在爷爷奶奶怀里撒娇的时候,那种肆无忌弹,或者故作扭捏,让人看了忍俊不禁。连带的爷爷奶奶都仿佛年轻了不少,玩起了孩子的把式。我在边上看着,真希望自己也退回到那样的年纪。


失而复得

这两篇游记,从那个破电脑里抢救出来,再看一遍,回忆一下当时的心情,心竟有一些微微的颤动。

又到了过年的时候了,多多少少有些想家。就把这篇游记遥寄给远方的亲人,愿平安幸福!

One Night in Kent Ridge Hall

夜幕降临,我和Dai Liang从PGP向Kent Ridge Hall 出发了,去看他推荐的学生演出。
这两天和老板闹别扭,心情坏到了极点。谁知和老板碰个正着,真是狭路相逢。可是却不影响我的决心,毛主席说: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随他去吧!

进门的时候,每个人分到一支荧光棒,柔和的橙黄色在舞台下熙熙攘攘的叽叽喳喳声中显得很安静。这种环境对我来说有点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之感。没有了很多的激情,只用心去体会每一个细节。

整个晚会留在我记忆中的是抗争/挣扎。
像是那舞台上的吸血鬼,乘夜色而来的他们一袭黑衣,只有脸可以看见,或惊恐或流泪。我在想面具后面的他们是否也有着喜怒哀乐,就像现在的我,疲惫的心慌慌的等着一个未知的未来,舍弃和继续都像是一场战斗,挣扎。我想以后也许我可以制备这样的一套面具,当我想隐藏自己的时候,可以躲到它后面,我看得到别人,却没有人能看见我的伤。
也许我不喜欢歇斯底里,或许我已经没有了那种抗争的勇气。只像祥林嫂一样的重复着那几句:我真傻,真的,我只知道。。。。于是舞台下的我开始欣赏那种冲出牢笼,群魔乱舞的场面,征服者与被征服者,都在迅急高昂的音乐声中绽放激情;青春的舞步,坚定而不慌张。

真好,因为年轻,哪怕不漂亮也可以光彩动人,那柔软的腰肢,魅人的眼神,让所有年轻的心都随着节奏摇摆;也因为年轻,哪怕没有机会也有勇气对着爱慕已久的人大声吹口哨,甚至送上一枝玫瑰花,花开花落,都是精彩,多年以后,还记得当晚的花香。

结束的时候,会场内彩球飘飞,甚至还有大把的糖块从舞台上洒下来。剥开一颗放在嘴里,有淡淡的水果香。



Zimin/2004.7


Monday, December 06, 2004

全家游嵩山

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
林间小溪水潺潺
坡上青青草
野果香 山花俏
狗儿跳 羊儿跑
举起鞭儿轻轻摇
小曲满山飘 满山飘
莫道女儿娇无暇有奇巧
冬去春来十六载
黄花正年少
腰身壮 胆气豪
常练武 勤操劳
耕田放牧打豺狼
风雨一肩挑 一肩挑

在中国,我们这个年纪还有比我们年长的人,大部分都会唱两句这首歌。记得放这个电影的时候,正流行露天电影,随便找块空地,扯块影布,村里男女老少搬着板凳说说笑笑的,度过了很多难忘的时光。这么多年过去,只模模糊糊的记得那地方很美,可少林寺的名字却是牢牢地刻在了心里。
更吃惊的是实验室的印度人都知道少林寺,他们甚至还看过《少林寺》这部电影,在他们的眼里,那应该是中国的象征,山清水秀,扬善除恶地少林弟子。

这次回家,有幸回他的老家-登封,也就是少林寺所在地。所以,走过路过也不错过,我当然是得好好逛逛。登封现在也算是一个旅游城市,以往破旧的小县城,借了少林寺的名,正在建设成一个干净优美的小城。登封北依嵩山,南临郑州,是个很不错的地方。可是听爸爸说以前没有通车的时候,得走很远的山路上学,更恐怖的是有时还碰到狼,不远不近的跟着,看来那时的狼也闹饥荒。
少林武学举世闻名,不仅仅是借了金庸等“武学大师“的宣扬,确实有德高望重的一代武林宗师,在少林寺培育了一批批武学奇才。近年,更有一批致力于推广少林武学的前辈,在登封建校,全国招生有志于习武的孩子,闻鸡起舞,也学习文化。看他们练得有板有眼,整齐划一,觉得很是震撼,这种景象以前还真没见过。可惜练武不仅仅靠苦练,也得有些天分。这些贫寒的孩子,大部分是想学点武术,有个一技之长,以后找个保镖之类的工作,也算跳了龙门。

我们的行程从嵩阳书院开始。
同行的有大舅舅,爸妈,小姨父,哥嫂,还有蒙蒙。具体细节已经记不清了,只记得树龄最高的柏树——汉封“将军柏”,还有很多的故事,舅舅讲的。我们很幸运能和通晓当地历史的舅舅一起,年岁已高的他,慈祥的笑容,信手拈来的故事,那一个个人物仿佛活在他的心中,而今,不会再有机会和他老人家同游了。只是觉得不该是这样的结局,一生辛苦,暮年却遇到不能忍的辱,不知这花花世界有什么道理。有的时候想,也许这样对他更好,终于得了平安了。
第二天去的嵩山-三皇寨。
在学到中国的五岳的时候知道了嵩山,可是只此而已。
回来查书才知道其实嵩山有着非同寻常的考古价值:它是一个地质博物馆,有各个地壳运动的标本。山不算高,可是却跌宕起伏,险象环生。 嵩山自然景观优美,山体从东至西横卧,故有“华山如立,中岳如卧”之说。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36峰,共计72峰,峰峰有典。在72峰之外,山上还有谷、洞、潭、瀑等各类景致。夏季层峦叠嶂,满山俱是郁郁苍苍的林木;冬季雪后,漫山银装,景色佳绝。
嵩山名胜古迹遍布,其中有中国六最:禅宗祖庭——少林寺、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——少林寺塔林、现存最古老的塔——北魏嵩岳寺塔、现存最古老的石阙——汉三阙、树龄最高的柏树——汉封“将军柏”、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——告成元代观星台。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,唐宋时极盛,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。嵩阳书院气宇恢宏、古朴高雅,宋时与睢阳、岳麓和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。此外还有苍翠清幽的法王寺、回环险绝的轩辕关、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。
出发前一晚的晚餐,三叔给我们泄气,说自己当年爬嵩山累得直想哭,何况我们拖老带小的,该量力而行才是。妈身体不太好,腿上还有骨刺;哥哥家小孩才两三岁,可能得背她全程。大家心里都没底,可是既然来了,又难得大家有兴致,走着瞧吧:)

吃完早饭,司机把我们送到山脚。七七八八的,我们的东西还真不少,光是水就带了好几瓶,整顿好行装,我们就加入了登山者的队伍。
该怎么形容呢,开门见山也好,下马威也罢,一上来这段长长的阶梯就把我们累了个半死,爸妈还好,倒是大哥跟在后面呼哧呼哧喘得紧,苦了嫂子和爸爸,还得轮流背着萌萌。爬上来回头看,真是不亚于泰山的南天门,像极了天梯,大家一个个闷头往上爬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

其实爬山也是一种人生。就像我们搞科研一样,一开始总有些大大小小的挫折,可是一旦过了这个坎,慢慢的就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,经常有柳暗花明的小惊喜呢。
我们也是渐入佳境,峰回路转,近处或远望都是精彩。一家人走走停停,边走边谈,再加上蒙蒙这个小捣蛋,更是添了几分热闹。可惜在林间我们不好意思呼喊,怕惊扰了这份宁静。

吃中饭的时候,难免扯到小时候的事,他又落泪了。其实有些爱放在心里就够了。每个人在和时间的比赛中注定失败,重要的是享受过程,不要留遗憾。我没有见过爷爷奶奶,也没见过姥姥,不知道那种被溺爱的感觉;可是我仍感激你有那么美的童年,好像看到你从爷爷的背上溜下来,嘴巴上嚷着:我不让他背,他非背着我。

下山的时候,妈,嫂子和蒙蒙坐缆车下去了,我们四个人一路走下去。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,可是还是喜欢下山的感觉,可以蹦蹦跳跳的,多了几分雀跃。一路由潺潺溪水相伴,清清凉凉的,休息的时候,把脚泡到水里,疲累消了一大半。再启程的时候,步子更大,我们和风赛跑。他和哥哥一起,我和爸爸一起,一前一后的,都有聊不完的心事。
走下山的时候,已经有车子等着我们了。这次其实也算是腐败游了,动不动就有车接车送,吃的也是顶顶好,感觉实在是幸福。

疙疙瘩瘩的一段路,司机把我们直接送到了少林寺。是日落时分,少林寺里少了几分喧哗,只有那参天的松柏,还交头接耳,细诉着少林寺往日的辉煌。